上月底,“北溪”管道遭破壞,各方關于“幕后黑手”身份眾說紛紜。歐洲多國展開了查詢,但終究成果遲遲未發布。 當地時間10月18日,瑞典《快報》(Expressen)首次發布了一段“北溪”管道爆破處的視頻。畫面中,50多米的管道斷裂并落入海床中,形成巨大裂縫。擔任拍攝這段視頻的無人潛水艇駕駛員稱,只要“極端的力氣”才會形成這種破壞。 《快報》發布的視頻片段,可看到決裂的管道,海床上的裂縫,以及歪曲的金屬 報道描繪視頻稱,“北溪”此處破壞點至少有50米的管道遭到破壞,或已沉落海底。管道下80米深的當地,能夠看到一個巨大的裂縫,以及歪曲的金屬。 挪威藍眼機器人公司的無人潛水艇操作員特隆德·拉森(Trond Larsen)告知《快報》,只要“極端的力氣”才能把金屬壓得如此歪曲,而管道周圍的海床也遭受了“非常大的沖擊”。 9月26日,“北溪1號和2號”天然氣管道遭到3處破壞,隨后走漏區域發生水下爆破,瑞典監測到有震感。 據路透社報道,瑞典安全局當地時間10月6日表明,在現場查詢后,該部分發現了“北溪”管道泄露點曾發生過爆破的依據,這增大了管道泄露是由于“遭到嚴重故意破壞”的可能性。 “在完結現場查詢后,瑞典安全局能夠得出結論,坐落瑞典專屬經濟區的‘北溪1號’和‘北溪2號’管道曾發生過爆破”,瑞典安全局表明,依據表明,“北溪”管道遭到大面積損毀,該部分現已從現場取回一些資料進行剖析,這“增加了對(管道被)故意破壞的懷疑“。 瑞典海軍發言人亞當松(Jimmie Adamsson)稱,瑞典海岸警衛隊和海軍進行的現場查詢觸及無人潛航器,“管道坐落70至80米的深度,在這樣的深度運用無人潛航器是可能的”。 但瑞典拒絕了與丹麥和德國建立正式聯合查詢組來查詢“北溪1號”和“北溪2號”管道被炸狀況的計劃。14日,瑞典表明,該國現在掌握的查詢成果內容非常敏感,無法與其他歐盟國家分享。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,未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
上月底,“北溪”管道遭損壞,各方關于“暗地黑手”身份眾說紛紜。歐洲多國展開了調查,但最終成果遲遲未公布。 當地時間10月18日,瑞典《快報》(Expr…